
台灣於1897年設置第一部地震儀,在此之前,台灣的歷史地震相關研究,仰賴歷史文獻的記載。台灣歷史地震資料庫多年來由鄭世楠教授進行彙整,根據首部地震儀架設時間,將其劃分為兩部分:1900年以前的地震文獻資料庫,以及1900年以後、至1972年的地震波形資料庫。前者放置於台灣地震模型;後者建立於中央氣象局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http://gdms.cwb.gov.tw/HisEq)。 現階段在二十世紀前的歷史地震文獻蒐集工作,以死亡超過百人的八次大規模歷史災害地震為主,包括:1736年臺南地震、1792年嘉義地震、1815年宜蘭地震、1839年嘉義地震、1845年臺中地震、1848年彰化地震、1862年臺南地震、1867年基隆地震,並針對其他重要指標性歷史地震做典藏。本中心目前正在籌備針對重要歷史地震已蒐集的文獻逐次演講,並開放報名參與,將歷史地震的相關資訊與學者及一般大眾共享,並以此進入數位典藏文獻資料庫。 |
計畫補助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地址:11529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E-mail: tec@earth.sinica.edu.tw | 電話:02-27839910 分機 2706
最佳解析度1680X1050像素 | ©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 | 最新更新: 2023-01-07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