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 - 21, 2023
Round-Table
Workshop
On Leveraging Low-Cost Seismic Networks
In Building Resilient Cities & Infrastructures
Joint Sponsor: NCREE & TEC/IESAS
中央研究院 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1樓 潤學廳
報名截止

會議宗旨

2019年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台灣地震科學中心為共同促進台灣地震科學與地震工程學界之間緊密的科技交流,簽訂合作備忘錄,期能透過研究資源共享及聯合學術活動等方式,擬定雙方合作的共同議題,例如地震資料庫彙整、大規模地震情境模擬、場址分析、地震災損分析及地震早期預警等,打造創新的地震防減災科技,並進行相關的教育推廣工作。雙方於2021年1月舉辦第一次雙方交流研討會,會議結論中提到未來將建立結構監測資料庫,並進一步進行結構物振動源及環境監測等相關衍生研究。在此主軸之下,貝蒙論壇結合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與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共同規劃此圓桌論壇。

本會議(打造韌性城市與基礎設施 - 國際圓桌會議)為臺灣、日本、美國三國,共同執行「呼應貝蒙論壇(The Belmont Forum)降低災害風險及強化社會災害靭性(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Resilience, DR3)之研究」之國際合作計畫。

將科學研究成果與高密度地震資料相結合,並進行建物分類的暴露度資料整合和分析,以提供創新和視覺化的地震災害及風險評估,並希望結合智能數據管理以減少災害提高社會韌性。該項目的一個特別延伸是將當前和未來的技術集成在一起,以使智慧城市及其居民,對地震的災害及風險有更多的認識,提高城市韌性。就智慧城市而言,這將是提升認知地震危害度及風險的里程碑。此外,它還可以通過多層資料彙整圖資訊息,幫助救災工作者和風險管理人員,提供最佳方式使用資源。

本研究將開發和整合新的科學成果,直接將科學成果帶進民眾,增進社會韌性。我們希望透過高解析率評估地震風險,來實現具有韌性的社會。以情境模擬的模組,評估地震危害及方顯,以其衝擊及損失和影響情景,提供城市發展及未來規劃,增加社會韌性,並從最新及可靠的開放數據中,提供相關教育和宣傳,確保未來有效的災害應對。

會議主題

  1. 低成本感測儀器的開發
  2. 高層建築物的震動反應
  3. 智慧結構物健康監測
  4. 地面震動至建築物震動
  5. 韌性社會的社會影響
  6. 緊急應變與管理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
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The B. John Garrick Institute for the Risk Sciences at UCLA Engineering
台灣地震科學中心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計畫補助單位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RESIST-Resilient societies through smart-city technology: Assessing earthquake risk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