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顏一勤應用地質技師事務所
2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博士班
近十年來,由於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簡稱UAV)技術的提升與普及化,許多地質調查與監測的工作(李柏村,2017;王泰典等,2017;王國隆等,2017;林樞衡、葉致翔,2017;李柏村等,2018),都充分的使用UAV進行來進行前期的地形分析,及後期的後期的防災監測工作。隨著目前公開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數值地形資料,僅具約30公尺的像素(pixel)精度,若要從事小範圍與大比例尺的地質調查工作,對於地形資料的精度提升,使用UAV進行地形測繪,便是前期建立基礎資料的重要工具之一。
無人飛行載具的使用,在各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規範,在斯瓦爾巴群島亦不例外。相關規定可參閱"Drones on Svalbard | Governor of Svalbard (sysselmesteren.no)" (https://www.sysselmesteren.no/en/drones-on-svalbard/)。其中,所有攜帶相機或重量超過250克或以上的航模和無人機飛行員必須在Flydrone.no上註冊。斯瓦爾巴群島區域的限飛範圍,則可透過網站"https://api.avinor.no/karttjenester/dronerestriksjoner/lufthavn.html?iata=LYR"查詢得知。
此次前往斯瓦爾巴群島進行地質調查工作,受限於朗伊爾城(Longyearbyen)的限飛範圍,無法進行市區上空的空拍任務,但很慶幸在Longyearbreen冰川的調查區域,恰巧已在限飛區外,因此利用此次野外的採樣空檔,進行Longyearbreen冰川前端的地形測繪與三維建模(圖一)任務。相較於朗伊爾城,此行在波蘭工作站所在地的Kaffiøyra區域,則無限飛空域的限制。
透過UAV飛行任務的執行,本團隊完成Aavatsmarkbreen冰河南岸的地形測繪工作,利用空拍的影像建立數值地表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簡稱DSM,圖二)與三維模型(圖三)。本年度數值地表模型(DSM)的建立,除可以提供較詳細的地表地質調查底圖外,亦可做為下一期再次測繪時的基礎對照組資料,用來推估冰河前緣冰架及其鄰近區域的演化時序。
圖一、Longyearbreen地形三維模型。
圖二、Aavatsmarkbreens南岸數值地表模型(DSM)。
圖三、Aavatsmarkbreens南岸地形三維模型。
王泰典、莊海岳、蘇威元、邱雅筑、羅百喬(2017)。無人載具攝影產製的數值地表模型在隧道洞口段及倒懸邊坡崩塌調查的應用。地質,36(3),55-60。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93162&ctNode=217&mp=6
王國隆、林俊廷、李苡瑄、陳俐文、陳琮文、賴正儒(2017)。無人載具坡地災害調查及分析—以南投縣0601豪雨災害為例。地質,36(3),50-54。 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93161&ctNode=217&mp=6
李柏村(2017)。空拍機於地質調查上的應用。地質,36(3),16-21。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92942&ctNode=217&mp=6
李柏村、許晉瑋、劉彥求、陳柏村、黃志遠(2018)。0206花蓮地震空拍調查。地質,37(1),39-42。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217057&ctNode=217&mp=6
林樞衡、葉致翔(2017)。高精度三維影像判釋應用於精進地質圖之測繪。地質,36(3),86-90。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93882&ctNode=217&m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