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資訊平台

本網頁系統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與科技部資助的研究計劃下所建立,中央研究院地球所負責與中央氣象局協助執行,目的在建置台灣地區的即時地震科學資訊系統,以氣象局的地震速報資訊為基礎整合學界的即時科學成果,提供討論地震物理及地質特性的第一手資料,並期待可作為防震減災應變的科學依據。內容涵括氣象局的地震速報結果,包括發震時間、震源位置與規模,以及各地震度等。這個速報結果將自動觸發學界發展之震源反演的計算,在幾分鐘內即可提供數個運用不同資料、方法與地球震波速度模型的震源解。另外也利用目前普遍安裝在台灣地區的低價位Palert強震儀所記錄的即時觀測震度資訊來計算得到台灣地區震度分佈圖等。包括地質圖、活動斷層、震間變形和地震測站等的套疊圖層,對發震構造的辨識、餘震的評估,以及判斷其他可能觸發之地質災害等將扮演重要角色。

處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隱沒和碰撞的交界處,台灣的地震活動頻繁,每年皆有數百個有感地震。隨著科技的進步,地震發生時,資料可即時分析並迅速經由網路傳播,為了讓一般民眾可以有效且廣泛了解地震的基本資訊(如震源機制解、震度分布、相關歷史地震、區域構造與地質背景)以及造成的災害訊息,台灣地震科學中心(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TEC)於2014年成立教育推廣委員會(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Outreach,簡稱CEO),加強地震科普教育的推廣。地震發生後的數小時內,此委員會彙整氣象局地震中心速報與學界的測報結果,再加入地震地體構造與背景地震活動等資訊,提供詳細的地震科普簡報檔案公開於TEC網頁上。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這些簡報內容亦可作為媒體報導引用的資訊,不僅可以傳遞社會大眾對於地震的正確知識,並能提高防災意識。除此之外,歷史地震的簡報內容彙整在TEC網頁的「即時地震教材」中,除了重大地震資料庫的建置所用,並可作為地震時事的重要參考資訊。

地震學園

台灣地震學園,是一個地震科學、防災教育和志工運算的資源平台。我們想要將"地震志工"的概念,經由這個教學資源,推廣到國小、中、大學、到社區大學。在這個融合地震故事和遊戲的教學資源平台,一系列課程,由地震海嘯故事、到地震防護,目的在:

  1. 培養地震科學的正確知識: 從地震海嘯故事中學習為什麼災害會發生、而我們學到了甚麼?
  2. 培養地震科學的技能: 從地震遊戲中學到地震波怎麼解讀、而我們可以怎麼玩地震資料?

(上述文字轉載自地震學園)

震識

「震識」是由中央大學馬國鳳教授與科普作家潘昌志(阿樹)共同成立的地震知識部落格,我們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分享方式,讓地震知識走入日常生活中。取名「震識」除了有推廣地震知識的用意,也期許大眾能正視地震的威脅,做足防災的準備。

本站不但有科普知識,也將會提供充滿人文氣息的「地震故事」,我們期待讓更有溫度的文字、更具情感的筆觸分享關於地震的故事與歷史。讓我們從鑑古知今來防範未然,對於地震更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上述文字轉載自震識)